日期:2025-07-11 13:46:04
2018年10月11日,杜富国像往常一样穿戴好防爆服,带上检测仪器,与队友们一同前往麻栗坡进行排雷作业。麻栗坡位于云南省的中越边境,是一个典型的雷区。战争结束后,由于安全问题,口岸关闭,森林被丛林掩盖,部队也不能频繁巡逻。数以万亩计的农田因此荒废,重要的药材、树木、花果等经济作物无法种植,地方居民既无法获得收入主力配资炒股,又难以搬迁。这个困境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排雷。
杜富国所在的小组已经在这个地方默默工作了三年多,而今天,尽管工作的环境充满危险,他们依然严阵以待,专注于手头的任务。午后,一名战士突然发现了地面上暴露出的一颗手榴弹。炸弹体积庞大,而且其下很可能埋有其他的地雷,通常这些地雷会引发连锁爆炸。战士赶紧向杜富国汇报。杜富国当时毫不犹豫地说出了六个字:“你退后,让我来!”
按照排雷的标准流程,杜富国小心翼翼地开始清理弹体周围的浮土,然而,突如其来的爆炸将杜富国吞噬。仅有的几秒钟里,他奋力保护了身边的战友,但自己却身受重伤,瞬间变成了一位血肉模糊的伤员。这一消息迅速传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人感到震惊,纷纷质疑道:我们的科技如此发达,为什么还需要通过人力来排雷?
展开剩余82%然而,云南的地形复杂多变,山区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这使得排雷工作充满了不确定性。许多战争遗留下的地雷随着岁月流逝,逐渐深埋地下,排雷工作不仅时间紧迫,而且任务繁重。虽然在杜富国他们作业的地区,有时会使用排雷机,但这些机械设备往往无法适应崎岖的地形,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人工排雷,依旧是最现实的选择。
这些地雷的威胁不仅仅局限于农业生产和居民安置的问题,尤其是在边境地区,涉及的安全隐患不可小觑。如果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这些地雷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意外爆炸,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防止这种悲剧发生,只有采取主动的排雷行动。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家已经组织过多次规模庞大的排雷行动,清理了大量地雷,然而,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今,排雷工作变得更加精细化,杜富国作为一名排雷士兵,毅然选择加入了这个高风险的行列,并承担起守护人民的责任。
每一次排雷结束后,解放军的战士们总会亲自走过每一片被清理过的土地,向百姓保证:“你们可以安心耕种了!”这时,许多农民看到这一幕,都会忍不住眼含热泪,他们纷纷走到队伍中,与解放军战士一起走进曾经的“雷区”。一些年长的村民还会紧紧拉住解放军战士的手,嘴里不停地说着:“我们不住了,我们搬走,别再冒险了!”此时,随队的委员会上前安抚,耐心解释,为了人民的未来,战士们愿意承担一切风险。
杜富国深受这些情景的感动,他已经在云南连续三年参与排雷工作。这三年里,他从一个初入排雷队的新兵成长为组长,带领团队完成了无数次危险的排雷任务,拆除了数千颗地雷,每一天都和死亡擦肩而过。遗憾的是,这一次,他未能躲过那一瞬间的爆炸。
爆炸发生后,杜富国的战友们立即展开急救,迅速联系医疗部门并送往医院。当地医院紧急展开治疗,部队则派遣了多名专家协助救治,并迅速确保了医疗资源的到位。考虑到杜富国的伤情较为严重,经过检查确认生命体征稳定后,部队决定将他转院治疗。
杜富国家乡位于贵州遵义,部队随后派人前往慰问,安排杜富国的亲人前往部队照顾他。杜富国的家庭背景也令人动容:他家里三子一女,除了一个儿子照顾父母外,其他的孩子都在部队服役。女儿在新冠疫情期间也奔赴了武汉一线工作,可以说是满门忠烈。杜富国的妻子王静得知丈夫受伤后,冷静下来,迅速调整心态,她庆幸自己没有孩子,这样她可以全身心地照顾丈夫。杜富国也希望出院后,不给国家添麻烦。
但部队并没有同意让王静单独承担照顾杜富国的重担,最终,排雷大队的政委通过与杜富国家人的沟通,最终达成了共识。杜富国不要求来自部队的任何补贴,而是希望能为部队里的其他伤员树立榜样,继续为国家做贡献。
杜富国同意了,他的使命并没有因为伤病而结束。伤愈后,他开始了艰苦的复建生活。为了恢复身体机能,杜富国进行着一系列康复训练:戴上墨镜,他开始与队友们一起进行散步和跑步,尽力恢复自己的平衡能力。尽管双臂受伤,他仍然努力适应新的生活。
随着康复的进行,杜富国甚至尝试用脚吃饭,虽然失败了,但他不以为然,笑着告诉战友们自己只是想挑战一下,看看是否能够做到。他的乐观态度感动了每一个人。
在长时间的治疗和训练中,医院为杜富国定制了多款义肢,并通过不断的实验与调整,使得这些义肢更加符合他的身体需求。在这些义肢的帮助下,杜富国逐渐能够独立地做一些基本的生活活动。虽然恢复得还很慢,但他依然充满信心,坚定地希望能够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做出更多的贡献。
2018年12月,杜富国被评选为“四有”标兵,随后他入选了“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成为了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他带领的排雷部队也因此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杜富国所在的扫雷部队,被誉为和平时代最危险的职业之一,许多英勇的战士常常为人民的安全和幸福付出生命。
地雷,作为战争留下的隐患,几十年后仍然威胁着无辜的生命。尽管金属地雷能够通过仪器探测到,但由于环境的腐蚀,塑料和陶瓷地雷更为隐蔽,仍然可能在未来某一天引发灾难。中国政府已经出台法律禁止生产不可探测的地雷,然而直到1997年,国际社会才最终达成一致。为了清除这些隐患,杜富国和他的战友们始终坚守在这片危险的土地上,为和平奉献一切。
杜富国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年轻一代军人的榜样。他不仅仅在部队中勇敢担当,还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最终成为了一名广播员,继续为部队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完成自己的学业,他还考取了贵州大学成人教育,并顺利毕业。这不仅仅是他人生的新挑战,更是他为国家贡献的另一份证明。
至2022年,杜富国不仅被授予“八一勋章”,还积极参与了部队的文化学习活动,激励更多的士兵们向他学习,勇敢无畏地捍卫祖国的和平与安宁。杜富国的精神,已经深入人心,他的故事在广大人民中间广泛传颂,成为了和平年代的英雄传奇。
发布于:天津市华林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