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7-07 14:46:56
配资策略平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银行转债圈再度“减员”,杭银转债今日正式摘牌,银行转债目前仅剩9只,且这一情况仍在持续。银行股价的连续上涨,把齐鲁银行(601665)的转债也送上了强赎的舞台。7月5日,齐鲁银行发布公告称,“齐鲁转债”已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将行使提前赎回权。这是继苏行转债、杭银转债、南银转债之后,第四只触及强赎的银行转债。此外中信转债今年3月到期,已经实施兑付摘牌,浦发银行(600000)的浦发转债也将在今年10月到期,也就是说今年至少有6只转债会退出市场,届时,银行可转债市场存量规模或进一步缩小。
多只转债本月退市
齐鲁银行股票自2025年6月3日至2025年7月4日的30个交易日中已有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齐鲁转债”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含130%),根据《募集说明书》的相关约定,已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齐鲁银行决定行使“齐鲁转债”的提前赎回权。齐鲁转债到期时间为2028年11月份,齐鲁银行本次为提前三年半赎回。
齐鲁银行称,投资者所持“齐鲁转债”除在规定时限内通过二级市场继续交易或按5.00元/股的转股价格进行转股外,仅能选择以100元/张的票面价格加当期应计利息被强制赎回。
据了解,“齐鲁转债”于2022年11月29日公开发行,规模为80亿元,期限6年,即2022年至2028年;并于2022年12月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自2023年6月5日起可转换为公司A股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格为5.87元/股,目前转股价格为5.00元/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共有人民币26.6亿元“齐鲁转债”转为齐鲁银行A股普通股股票,累计转股股数为5.07亿股,占“齐鲁转债”转股前公司已发行A股普通股股份总额的11.06%。
与此同时,本周一杭银转债正式摘牌,根据杭州银行(600926)此前的公告称,截至2025年6月30日,"杭银转债"累计转股规模达149.08亿元,占发行总量的99.39%,转股股数13.11亿股,占转股前A股总股本的22.11%。其中,2025年5月9日至6月30日期间新增转股76.41亿元,对应6.73亿股。
杭州银行表示,本次转股将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对提升资本充足率和业务拓展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市场人士指出,转股完成后杭州银行资本结构将更趋优化,为后续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 根据南京银行公告称,2025年7月14日为“南银转债”最后一个交易日,7月17日为 “南银转债”最后一个转股日,7月18日起“南银转债”将在上交所摘牌。
今年首只触及强赎的银行转债为苏行转债,已经于今年3月17日摘牌。
银行转债接连触发强赎的根基在于正股股价的持续向好态势。今年以来中证银行指数上涨17.7%,板块内42只个股全部收红,先后有18只银行创出历史新高,成绩斐然。 板块内有5家银行涨幅超过三成,分别是浙江银行、江苏银行(600919)、青岛银行(002948)、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其中浦发银行的表现最好,年内涨幅达到41.69%,也是目前板块内唯一一只涨幅超过四成的个股。
银行转债规模占比持续下降
除了强赎之外,今年还有两只转债到期。今年3月4日,发行规模400亿元的中信转债也正式摘牌。同花顺(300033)数据显示,中信转债的未转股率仅有0.14%。
此外,10月28日浦发银行的可转债—浦发转债到期,浦发转债的总规模为500亿元。
6月26日晚间,浦发银行发布投资者增持可转债的公告。浦发银行表示,近日,公司收到信达证券(601059)和信达投资的通知,截至2025年6月25日,信达证券管理的信丰1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累计增持公司可转债1.18亿张,占浦发转债发行总量的23.57%。以此计算, 相当于117.85亿元的债券面额,按照最新收盘的112.451元的价格,市值达132.52亿元。信达证券将管理的信丰1号的1.1785亿张的浦发转债都转让至信达投资账户。
由于连续的退出,截至目前,市场上仅9只银行可转债存续,最新余额为不足1500亿元。随着多只转债即将摘牌,银行转债的规模会出现大规模的下降。
国海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靳毅判断,目前银行转债市场正经历显著的供给收缩进程,存量规模与市场占比均出现大幅下降。 银行转债余额已从2023年高峰的近3000亿元减少至当前1500亿元之下,市场占比也由峰值40%下滑至约20%。近期随着新一批银行转债即将退出,进一步加速了这一收缩趋势。供给端的枯竭是关键原因,发行高峰集中在2019-2022年后,受制于银行板块长期破净估值导致股权融资困难,以及监管审核趋严,新发渠道基本停滞。
靳毅认为,银行转债供给的持续减少正深刻改变市场结构并触发配置替代需求。 作为机构投资者传统的核心底仓资产,各类基金对银行转债的配置热情与其存量规模同步走低,呈现持续减配趋势。基金转而寻求红利资产或其他替代品以填补空白。配置策略出现分化,一级债基相对有韧性,而二级债基、可转债基金及偏债混合基金则显著减仓。这种趋势若延续,可能迫使部分追求稳健收益的产品进一步降低整体转债敞口配资策略平台,转向高息银行信用债或同类型其他可转债作为替代方向。
华林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